



战疫情,保春耕,促脱贫。4月1日上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对接,举行对河北涞源县科技帮扶工作启动仪式,并签订合作协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现场向新发地涞源基地捐赠1000斤优质鲜食玉米种子, 将助力当地农户顺利播种,为2020年涞源扶贫工作打开了美好开端。
“本次为涞源捐赠的鲜食玉米—农科糯336和京科糯768,均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最新研发的科技成果”,玉米中心主任赵久然研究员介绍,其中农科糯336为甜加糯、高叶酸类型,不仅好吃,营养价值还高。京科糯768是最新研发的甜味糯新品种,绵软清香中带点甜味,品尝过的都说口味更好了,实现了纯糯玉米产量+品质的协同创新,适合果穗鲜食和加工等更多用途,推广应用潜力巨大。北京新发地“玉米流通大王”李忠跃是北京最大的鲜食玉米流通商,一直种植京科糯2000等京科系列鲜食玉米品种,每年安排种植基地十多万亩,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遍布全国,一年四季不间断每天200多吨运到新发地农产品市场,保证北京市场玉米鲜穗供给。2019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口帮扶河北涞源县,通过调研,示范种植了农科糯336等最新高端优质鲜食玉米200亩,农户亩产值在3000元左右,最高有达到6000多元的,并且种植周期短,省工省事,投入少见效快,提质增效显著提高了农户收入,深受农户欢迎。今年基地扩大种植到600亩。
新发地“玉米流通大王”李忠跃介绍,这批种子将于4月中旬播种,7月份好吃又营养的鲜果穗将直供京城,在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脱贫的同时,也丰富首都“菜篮子”。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在北京新发地基地种植带动扶贫的模式中,我院优质品种种子起到了关键性保障作用,充分发挥了科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帮扶是历史责任,充满正能量。尤其在当前疫情之下,需要科研人员和社会企业家协同担当,不但短期促进帮扶,而且长期带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