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6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几代农科人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引领和支撑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全院设有14个专业研究所(中心),业务领域涵盖农林牧渔各方面。在全国农业科研单位(1069个)综合实力评估中,6个研究所(中心)位列百强前列,其中蔬菜中心专业排名第一、层次排名第一,信息中心行业排名第一,信息所在省市级专业排名第一。“植物学与动物学”(Plant & Animal Science)和“农业科学”(Agricultual Sciences)两门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最新一期的机构/大学的学术排名,我院名列基于生命科学的国内农业院校/机构第11名,位列省级农科院首位。
全院现有在职职工12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521人,包括研究员158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有50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4人、“万人计划”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人、岗位科学家19人、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2人、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2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8人、农业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7个;北京学者4人、青年北京学者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6人;国务院参事1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全国政协委员2人;10人在国际组织担任职务。
拥有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20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具有国际种子质量检测资质认证实验室(ISTA)、4个国家级检测机构,已经形成由59个各类创新平台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拥有1个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6年,我院牵头成立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目前成员已经发展到72家,涵盖京津冀地区主要涉农科研教学机构和企业,2019年在全国63个联盟评估考核中列第19名,被农业部批准为首批34个国家联盟之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序列正式运行。
在支撑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首都农业现代化、实现绿色发展方面,我院成果产出突出。“十二五”以来共获得省部以上各类政府科技奖励166项,包括国家奖10项、农业部奖36项、北京市科技奖41项、外省科技奖31项。研发出各类成果与知识产权4400余项。其中农业植物新品种400多个、新兽药证书6个(一类证书1个),制定国(行、地)标160项、专利授权1848项(其中发明专利1248项,首次获得PCT国际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 1500多项。发表SCI论文1000多篇。在科睿唯安2019年7月1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ESI数据显示,我院以发表35篇高被引论文数量的成绩排名第15,在农业类科研单位中排名第2,仅次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其中,在《自然·遗传》上发表的有关西瓜基因组测序的论文,影响因子达35.532。
精心开展科技惠农行动,在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服务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核心科技力量。据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我院在京郊11个区的近400个行政村(园区、基地或农民合作组织),推广各类新品种及相关配套技术700余项,示范各类物化新成果、新装备近400项,建立核心试验示范面积超过6万亩,辐射超过100万亩,累计开展各类培训超过7万人次,组织各类参观观摩活动近5000次,展示新品种5000多个,实现示范区亩产量提高15%以上,节水在30%以上,增收节支超过10亿元。我院选育的普通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西甜瓜、大白菜、西葫芦、快菜、小白菜、桃、杏、板栗、油鸡、观赏鱼、鲟鱼、食用菌等品种已成为郊区的主导品种,为北京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
在对口支援方面,在市扶贫支援合作办的组织下我院积参与我市援疆、援藏、援青及京蒙合作、京承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湖北巴东、南水北调水源地等科技支撑工作,探索形成了规划先行、科技导入、示范引领、智力支撑的农科院特色对口产业帮扶模式。当前北京对口的7省90县均有我院成果应用和专家技术服务,为受援地区编制农业规划31个,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1000多次,培训人员超过10000人次,成为推动受援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美国、荷兰、法国、加拿大等30余国开展近百项科技项目合作。与2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10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市级基地7个。